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
上疏告扬恽罪 西汉 · 戴长乐
 出处:全汉文 卷三十三
高昌车奔入北掖门,恽语富平侯张延寿曰:「闻前有奔车抵殿门,门关折,马死,而昭帝崩。
今复如此,天时,非人力也」。
左冯翊韩延寿有罪下狱,恽上书讼延寿
中丘常谓恽曰:「闻君侯讼韩冯翊,当得活乎」?
恽曰:「事何容易
胫胫者未必全也。
我不能自保,真人所谓鼠不容穴衔窭数者也」。
中书谒者令宣持单于使者语,视诸将军、中朝二千石
恽曰:「冒顿单于得汉美食好物,谓之臭恶,单于不来明甚」。
恽上观西阁画人,指桀纣画谓乐昌侯王武曰:「天子过此,一二问其过,可以得师矣」。
画人尧舜禹汤,不称而举桀纣
恽闻匈奴降者道单于见杀,恽曰:「得不肖君,大臣为画善计不用,自令身无处所。
秦时但任小臣,诛杀忠良,竟以灭亡;
令亲任大臣,即至今耳。
古与今如一丘之貉」。
恽妄引亡国,以诽谤当世,无人臣礼。
又语长乐曰:「正月以来,天阴不雨,此《春秋》所记,夏侯君所言。
行必不至河东矣」。
以主上为戏语,允悖逆绝理(《汉书·杨敞传》)
诘问初元三年春 西汉 · 汉元帝
 出处:全汉文 卷七
珠厓内属郡久矣。
今背叛逆节,而云不当击,长蛮夷之乱,亏先帝功德,经义何以处之(《汉书·传》:初元元年,珠厓又反,连年不定。捐之建议以为不当击,上使侍中驸马都尉乐昌侯王商诘问捐之。)
奏徙南北郊 其二 西汉 · 匡衡
 出处:全汉文 卷三十四
陛下圣德,匆明上通,承天之大,典览群下,使各悉心尽虑,议郊祀之处,天下幸甚。
臣闻广谋从众,则合于天心,故《洪范》曰:「三人占,则从二人之言」。
言少从多之义也。
论当往古,宜于万民,则依而从之;
违道寡与,则废而不行。
今议者五十八人,其五十人言当徙之义,皆著于经传,同于上世,便于吏民;
八人不案经艺,考古制,而以为不宜,无法之议,难以定吉凶。
《大誓》曰:「正稽古,建功立事,可以永年,丕天之大律」。
《诗》曰:「毋曰高高在上,陟降厥士,日监在兹」。
言天之日监王者之处也。
又曰:「乃眷西顾,此维予宅」,言天以文王之都为居也。
宜于长安定南北郊,为万世(《汉书·郊祀志》下:右将军王商等五十人以为宜徙,于是衡、谭奏议,天子从之。)
郅支县头稿街议 西汉 · 许嘉
 出处:全汉文 卷四十三
春秋夹谷之会,优施笑君,孔子诛之,方盛夏,首足异门而出。
宜县十日乃埋之(《汉书·陈汤传》:车骑将军许嘉右将军王商以为云云,有诏将军议是。)
徙南北郊议 西汉 · 王商
 出处:全汉文 卷四十三
礼记曰:「燔柴于太坛,祭天也;
瘗埋于大折,祭地也」。
兆于南郊,所以定天位也。
祭地于大折,在北郊,就阴位也。
郊处各在圣王所都之南北。
《书》曰:「越三日丁巳,用牲于郊,牛二」。
周公加牲,告徙新邑,定郊礼于雒。
明王圣主,事天明,事地察。
天地明察,神明章矣。
天地以王者为主,故圣王制祭天地之礼必于国郊。
长安,圣主之居,皇天所观视也。
甘泉、河东之祠非神灵所飨,宜徙就正阳大阴之处。
违俗复古,循圣制,定天位,如礼便(《汉书·郊祀志》下:成帝即位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奏言,南北郊宜可徙置长安,愿与群臣议定。右将军王商博士师丹议郎翟方进等五十人以为云云。)
上封事召见对言王凤不可任用 西汉 · 王章
 出处:全汉文 卷四十三
天道聪明,佑善而灾恶,以瑞异为符效。
今陛下以未有继嗣,引近定陶王,所以承宗庙,重社稷,上顺天心,下安百姓。
此正义善事,当有祥瑞,何故致灾异?
灾异之发,为大臣颛政者也。
今闻大将军猥归日蚀之咎于定陶王,建遣之国,苟欲使天子孤立于上,颛擅朝事以便其私,非忠臣也。
且日蚀,阴侵阳臣颛君之咎,今政事大小皆自凤出,天子曾不一举手,内省责,反归咎善人,推远定陶王
诬罔不忠,非一事也。
丞相乐昌侯商本以先帝外属,内行笃,有威重,位历将相,国家柱石臣也,其人守正,不肯诎节随凤委曲,卒用闺门之事为所罢,身以忧死,众庶湣之。
知其小妇弟张美人已尝适人,于礼不宜配御至尊,托以为宜子,内之后宫,苟以私其妻弟
闻张美人未尝任身就馆也。
且羌胡尚杀首子以荡肠正世,况于天子而近已出之女也!
此三者皆大事,陛下所自见,足以知其馀,及它所不见者。
不可令久典事,宜退使就第,选忠贤以代之(《汉书·元后传》:章奏封事,言日蚀之咎。天子召见章,延问以事,章对。)
郅支县头稿街议 西汉 · 匡衡
 出处:全汉文 卷三十四
郅支及名王首,更历诸国,蛮夷莫不闻知。
《月令》春「掩骼埋胔」之时,宜勿县(《汉书·陈汤传》: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延寿以为云云,车骑将军许嘉右将军王商以为宜县,有诏将军议是。)
奏劾王商 西汉 · 史丹
 出处:全汉文 卷四十三
三公,爵列侯,亲受诏策为天下师,不遵法度以翼国家,而回辟下媚以进其私,执左道以乱政,为臣不忠,罔上不道,《甫刑》之辟,皆为上戮,罪名明白
臣请诏谒者诣若卢诏狱(《汉书·王商传》:张匡上书,愿对近臣陈日蚀咎,下朝者左将军丹等问。对,于是左将军丹等奏。)
丞相王商河平四年 西汉 · 汉成帝
 出处:全汉文 卷八
制诏御史:盖丞相以德辅翼国家,典领百寮,协和万国为职,任莫重焉。
乐昌侯商丞相,出入五年,未闻忠言嘉谋,而有不忠。
执左道之辜,陷于大辟。
女弟内行不修,奴贼杀人,疑教使。
重臣故,抑而不穷。
今或言不以自悔,而反怨怼,朕甚伤之。
与先帝有外亲,未忍致于理。
其赦罪,使者丞相印绶(《汉书·王商传》)
明任(下) 北宋 · 吕陶
 出处:全宋文卷一六○一、《净德集》卷二○、《历代名臣奏议》卷一四○、《宋代蜀文辑存》卷一五
天子待大臣以不疑,则上下之情相通,此治化之民由起也,而大臣之报于天子,岂可少愧于心?
三公之官,不以一职而名者,盖天下之事,靡所不统,而未尝尊于一也。
是故与天子论道于朝廷,而参六官之政与六卿之教焉,且论道经邦,而六官六卿之政教皆有所与,则天下之事,安有不责于己乎?
然而理势有本末,体用有大小。
务其本不务其末,为其大不为其小,此所以持其宏纲,听其治要,而不若百官之琐屑也,古谓宰相不亲小事者如此而已。
后世惑陈平一时之言,而为之说曰:「决狱以廷尉,治财以司农,礼乐有奉常,军旅有将帅宰相者,任人授职,享其成功而已,至于施为兴作,皆莫得而与也」。
为是说者,知末务而不知本,可袭常而未可应变矣。
何则?
天子容保四海,临制万事,而与之其政者,乃七八大臣耳。
方其天下无事,朝廷清明,刑讼衰少,财用富积,礼乐大备,兵戈不试,则大臣无与彼事而享成功可也;
若乃法令不一而刑罚滥,国费不给而民力困,礼荒乐淫而教化流弊,军旅不足用而四夷未畏,则安可无与其施为兴作之间哉?
今天下号为治安,然非无事之时也;
元勋旧德,谋议庙堂,非无致君援世之术也,而天下之人有未喻者三,臣是以不敢默也。
夫是非异论,成败异势,则处之以与夺,乃可以成天下之利,然而功过随之;
行有得失,政有可否,则补之以献替,乃可以全人主之美,然而荣辱继之;
贤不肖混淆,升黜缪戾,则辨之以进退,乃可以用天下之君子,然而毁誉应之。
不处以与夺,则不能息天下之谤,而何以成其利?
不补以献替,则不能救人主之失,而何以全其美?
不辨以进退,则不能除天下之小人,而何以用其君子?
是故大臣之于君,必息天下之谤而不计其功过,必救人主之失而不虑其荣辱,必除天下之小人而不恤其毁誉,此所以成其利、全其美而用其君子也。
汉欲击匈奴右地,魏相以为不可报怨于远夷,愿罢其兵,既而三世称藩,无敢入寇。
唐欲赦吴元济以悦方镇,裴度谓不与贼俱全,请自督诸将以讨,乃能平蔡之乱,此处以与夺者也。
今天下之事,或急于边,或切于国,或未宜于民,而群臣有以更张废置之议闻于庙堂,则少为之裁决,而多委之有司,且要以不可有失上指者,何也?
王嘉在位,数务谏诤;
陈蕃、杨震疏佞邪,列灾异,语皆切直;
魏徵指陈善否,多至数十万言;
此补以献替者也。
今朝廷之政未必无失,或系于睿德,或关于圣教,或动于天变,惟谏官、御史敢语其端,而未闻谋猷入告,弥缝衮阙者,何也?
傅迁奸政,则孔光勇于罢黜;
杨肜在朝,则王商为之奏免,此辨以进退者也。
今天下之士,上自朝廷之吏,而下至山林之匹夫,修洁操行,茍有所立,则大臣尝收其器而用之矣。
至于宿恶巨愆,足以残民黩化,幸而未投于罪罟,则未闻显白其状而废放之,以激清下流,而感起昏俗,而犹使之贪爵冒位,以居人上者,何也?
凡为此者,岂非以人君之权不敢侵,而功名贵其全欤?
惟明主深察夫为臣之难,与得君之不易,既待之不疑以通其情,又亮其不侵以责所报,则庶乎能释天下之所未喻矣,而天下可以大治矣。
王商 西汉 · 杜邺
 出处:全汉文 卷四十九
「东邻杀牛,不如西邻之示勺祭」,言奉天之道,贵以诚质,大得民心也。
行秽祀丰,犹不蒙祐;
德修荐薄,吉必大来。
古者坛场有常处,燎禋有常用,赞见有常礼;
牺牲玉帛虽备而财不匮,车舆臣役虽动而用不劳。
是故每举其礼,助者欢说,大路所历,黎元不知。
今甘泉、河东天地郊祀,咸失方位,违阴阳之宜。
及雍五畤皆旷远,奉尊之役,休而复起,缮治共张,无解已时,皇天著象,殆可略知。
上甘泉先驱失道;
礼月之夕,奉引复迷。
祠后土还,临河当渡,疾风起波,船不可御。
又雍大雨,坏平阳宫垣。
三月甲子,震电灾林光宫门。
祥瑞未著,咎征仍臻。
迹三郡所奏,皆有变故。
不答不飨,何以甚此!
《诗》曰:「率繇旧章」。
旧章,先王法度,文王以之,交神于祀,子孙千亿。
宜如异时公卿之议,复还长安南北郊(《汉书·郊祀志》下:成都侯王商大司马卫将军辅政,杜邺。)
大理评事张府君墓表熙宁九年1075年 北宋 · 吕陶
 出处:全宋文卷一六一五、《净德集》卷二八 创作地点: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
南荣有道之士清河张君,既以皇祐初元三月己亥疾卒于家,春秋四十有九,三年十一月庚午葬于荣德县荣川乡归政里先陇之次。
后二十五年,君之子复为丞秘书,天子大享霈赦,赠君大理寺丞,均庆赉,贲潜德也。
太博君擢进士第,与予同时,每惧先烈之不耀,思得推叙大略,著示后世,乃求予文表诸墓。
按君谱系由来最远,盖司空华、唐曲江公九龄后。
天宝中,有从明皇西幸者,占南荣,为钜姓
曾祖讳俨,建隆时王师伐蜀,率土兵导所向,补先锋将,力战有功。
祖讳让,亦以智能补和义县
考讳文焕,摄州司马
君讳惟德,字辅之,幼以孝谨闻,执亲丧不忘礼。
读书先经术,务穷大旨,尤好《春秋》、《孟子》,凡杂家駮说未尝顾。
一试于乡,不荐,遂无仕进意。
训子孙以雍睦清慎为先。
平居择交游,恶茍合。
间或赋诗见志以诲人,语纯格整。
与朋友言,多援前史得失否臧,以相警励。
乡人善者好焉。
君袁氏婿,其僚婿凡七人。
袁,富族也,为之婿者,或私其赀币以豪,君独不尔。
袁父母尝厌他婿之求,欲以馀积委君,则再拜避谢,卒不以一金自污。
此其众人所难,而君子所贵者也。
子男七人:曰纶,曰衍,曰复,曰衡,曰纪,曰绎,曰侃。
复即太博君,今知陵井监,履尚敦懿,居官有能名;
衡犹未仕,馀则亡。
女四人:长适勾侨,次适袁绶,次未嫁而卒,季适袁璐。
孙男六人:希逸、希道已夭,希圣、希孟、希简、希古皆建侯宾王,舋舋向学,克承厥家。
孙女五人,归孙诰、贾麟、袁晦、句龟年、句师皋
曾孙男十人,女六人,并幼。
予尝阅史载,见昔人出处大致,若司空曲江公在唐,其德操义烈,皆社稷臣,虽百千年,犹使人仰畏不已。
今考君谱系,原究本始,则二公之苗裔,固可书也,况嘉行有足纪乎!
铭曰:
人之生无穷达显晦,傥有一节异于众,可以宪子孙、风流俗,则谓之不朽,非必高爵重位,乃取贵后世也。
女有归矣,父母爱之,而私以金币,虽受之未为大过,君独无取,岂临财不茍其得欤!
彼求而惟日不足者,闻君行谊可愧矣。
呜呼,廉哉!
二犯傍妆台 明 · 屠隆
 出处:六十种曲 昙花记 第四十一出
旦:稽首谢天师。云端降下。
刬地救灾危。多应仗三宝力。
宣法旨五丁随。早见北幽王子威风减。
免得南国佳人粉黛摧。合:真君仙仗。
浮空羽旗。七星冠映九霞衣。
复用博江诗韵。以寓景慕之意。离别之恨。录奉文侍下。若一下览。足知区区下情矣 其二 明 · 徐居正
七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:四佳诗集补遗二
丰仪洒落出壶冰,万里通津已立登。
原道昌黎文表佛,能诗郑谷字多僧。
宫袍赐处红翻锦,御酝颁来绿涨渑。
一别云泥迥相隔,思君日日采江菱。
日蚀对 东汉 · 张匡
 出处:全汉文 卷四十九
窃见丞相作威作福,从外制中,取必于上,性残贼不仁,遣票轻吏微求人罪,欲以立威,天下患苦之。
前频阳耿定上书言商与父傅通,及女弟淫乱,奴杀其私夫,疑商教使。
章下有司,商私怨怼。
商子俊欲上书告商,俊妻左将军丹女,持其书以示丹,丹恶其父子乖忤,为女求去。
商不尽忠纳善以辅至德,知圣主崇孝,远别不亲,后庭之事,皆受命皇太后
太后前闻商有女,欲以备后宫,商言有固疾,后有耿定事,更诡道因李贵人家内女。
执左道以乱政,诬罔悖大臣节,故应是而日蚀。
《周书》曰:「以左道事君者诛」。
易曰:「日中见昧,则折其右肱」。
都丞周勃再建大功,及孝文时纤介怨恨,而日为之蚀,于是退使就国,卒无怵惕忧。
今商无尺寸之功,而有三世之宠,身位三公,宗族为列侯、吏二千石侍中诸曹给事禁门内,连昏诸侯王,权宠至盛。
审有内乱杀人怨怼之端,宜穷竟考问。
臣闻秦丞相吕不韦见王无子,意欲有秦国,即求好女以为妻,阴知其有身而献之王,产始皇帝
及楚相春申君亦见王无子,心利楚国,即献有身妻而产怀王
汉兴几遭吕、霍之患,今商有不仁之性,乃因怨以内女,其奸谋未可测度。
孝景世七国反,将军周亚夫以为即得雒阳剧孟,关东非汉之有。
今商宗族权势,合赀钜万计,私奴以千数,非特剧孟匹夫之徒也。
且失道之至,亲戚畔之,闺门内乱,父子相讦,而欲使之宣明圣化,调和海内,岂不谬哉!
商视事五年,官职陵夷而大恶著于百姓,甚亏损盛德,有鼎折足之凶。
臣愚以为圣主富于春秋,即位以来,未有惩奸之威,加以继嗣未立,大异并见,尤宜诛讨不忠,以遏未然。
行之一人,则海内震动,百奸之路塞矣(《汉书·王商传》:太中大夫蜀郡张匡,其人佞巧,上书愿对近臣陈日蚀咎。下朝者左将军丹等问对。)
王商 东汉 · 宋衷
 出处:全后汉文 卷八十六
文休倜傥瑰玮,有当世之具,足下当以为指南(《蜀志·许靖传》,字文休。)
琐窗郎 明 · 沈鲸
 出处:六十种曲 双珠记 第四十五出
螟蛉与陕地王商。十馀年蒙教养。
小外:青春几何。某年及第。
小生:弱龄二八。侥倖宾王
即愿得辞官寻父。表章连上奈朝廷不准呵。径自轻身长行
至中途逢僧夜话知方向。今转足剑南生向小外轻悲介
乞罢免蔡确韩缜元祐元年二月 北宋 · 孙觉
 出处:全宋文卷一五八四、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三六六、《宋宰辅编年录》卷九、《太平治迹统类》卷二○ 创作地点:河南省开封市
臣窃见左仆射蔡确、右仆射韩缜,两人皆非以德进者也。
或以典治狱事,或以分画边界,而至执政官
臣不敢论其小节细行,以渎天听,直以其进身本末,为陛下一一言之,可以知曲折矣。
蔡确浚川狱,知制诰、判司农寺熊本夺职领宫观即迁知制诰、判司农寺
御史中丞邓温伯相州狱,温伯罢知抚州即迁御史中丞
参知政事元绛太学狱,罢知亳州即迁参知政事
此三狱者,士大夫多以为冤,皆批其颊、拉其背而夺之位。
未几,先朝更定官制,即为左仆射
所谓大臣以道事君,难进而易退者,其若是乎?
在朝,立百辟之上,士大夫相与叹息,以其廉隅不修,有甚于市人也。
永裕陵礼毕,宜避位以去,今已五月矣,而迟迟不决,虽请不坚,尚冀圣恩之复留也。
韩缜不学无术,士大夫不以辅相期之,先朝尝以北敌争地事付之,众谓必辱命,已而果然无故割地,其长七百馀里,以遗北虏。
边民怨之切骨,以为夺我父祖之地弃之虏人,非独惜其地也,又归怨于朝廷。
虏人得地,日益桀傲。
右仆射,臣见北使来朝,问知其官,各相顾微笑,意以为中国无人,乃使是人为相也。
盖有轻中国之心,每辄骄慢。
汉王商为相,单于仰视貌,大畏之,天子闻而叹曰:「此真汉相矣」!
伏乞皇帝陛下、太皇太后陛下以灾异之故,罢免、缜,别选有德有言、众所畏服者,使称其位,外足以镇抚四夷,内足以悚动天下,以怀徕桀傲不轨之心,不胜幸甚。
王商 蜀汉 · 秦宓
 出处:全三国文 卷六十一
疾病伏匿,甫知足下为严、李立祠,可谓厚党勤类者也。
观严文章,冠冒天下,由、夷逸操,山岳不移,使杨子不叹,固自昭明。
李仲元不遭《法言》,令名必沦,其无虎豹之文故也,可谓攀龙附凤者矣。
扬子云潜心著述,有补于世,泥蟠不滓,行参圣师,于今海内,谈咏厥辞。
邦有斯人,以耀四远,怪子替兹,不立祠堂。
蜀本无学士文翁相如东受七经,还教吏民,于是蜀学比于齐、鲁
故《地里志》曰:「文翁倡其教,相如为之师」。
汉家得士,盛于其世。
仲舒之徒,不达封禅,相如制其礼。
夫能知礼造乐,移风易俗,非礼所秩有益于世者乎!
虽有王孙之累,犹孔子大齐桓之霸,公羊贤叔术之让。
仆亦善长卿之化,宜立祠堂,速定其铭(《蜀志·秦宓传》)
尚书右丞孙傅同知枢密院 宋 · 孙觌
 出处:全宋文卷三四一九、《鸿庆居士文集》卷二五
单于入朝于汉,遇宰相王商却立,而不敢仰视,晋人观衅于齐,惮晏子退舍,卒不敢加兵。
盖贤者在朝,人民忻恃,不动声气,自然折冲,故能正容色于一怒之间,而憺威灵于万里之外。
具官某宏毅而任重,博洽而有文,险夷一心,践更众职。
危言直论,固尝折远夷无蓺之求;
缮甲治兵,又欲刷四邻交侵之耻。
顾疆埸安危之未决,而羌人叛服之无常,蔽自佥言,延登左辖
载畴雅望,进贰本兵,庶几尽行平日之言,可以坐厌未形之难。
力行所学,以底丕平。